·徐汇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赢在“起步早,投入大”。早在2017年,徐汇区便启动了全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在过去七年里,徐汇区参与承办了每一届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徐汇正式发布了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西岸智塔(AI TOWER)建设计划,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高标准载体。
【编者按】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澎湃科技,深入上海各区,调研上海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最新进展,即日起陆续推出 “集群·新工业”上海新型工业化 “一区一特”系列报道。
去年,黄金饰品品牌老凤祥的一款饰品闯进了二次元世界,其与米哈游合作的《崩坏:星穹铁道》的联名黄金金票、黄金珠串手链成为了爆款,吸引了众多网游爱好者争相购买。
创始于1842年的老凤祥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而年轻人心目中的明星企业米哈游至今创立时间才不过13年。这“一老一少”两家企业有个共同特征,企业总部均位于徐汇区,彼此相距不足4公里。如果说老凤祥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米哈游则是新生产业的中坚,两家“邻居”的互动为区域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真实写照。由于地处市中心,徐汇区一直以繁华的商业被世人知晓,但在繁华的商业背后,徐汇的工业根基也颇具显示度。据了解,2023年徐汇区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18亿元,位居上海各中心城区第一位。
伴随时代的步伐,不断为产业迭代创造条件,推动区域内企业融合发展,是徐汇区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制造在这里与时俱进、一路向前,新兴产业不断汇集此地,科技与制造互为赋能,成就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七年运筹帷幄打造人工智能千亿产业集群
9月24日,上海发布全市首批11个“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就涵盖了徐汇区主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千亿产业集群。
徐汇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赢在“起步早,投入大”。
早在2017年,徐汇区便启动了全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在过去七年里,徐汇区参与承办了每一届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响了徐汇西岸人工智能品牌。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徐汇正式发布了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西岸智塔(AI TOWER)建设计划,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高标准载体。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徐汇区制定了一批引领性的规划政策,包括“1(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政策)+3(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大模型赛道政策、模速空间载体政策)”政策体系,以及2023年印发的《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围绕大模型企业发展存在的算力、语料、人才、资金、应用等瓶颈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针对大模型企业落地难的问题,组织大模型+工业、医疗等领域供需对接活动近50场。
2023年,上海市区联手推出的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西岸。揭牌一周年以来,吸引了9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持续迭代升级算力调度、开放数据、金融服务、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台,并承办了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等大型活动,探索打造模速校友会播客、全球计算机顶尖高校校友日等品牌活动,会同IDG等投资机构和魔搭社区等专业机构,全年共举办各类活动超200场。
如今,以“模速空间”为核爆点,从上游的算力、数据到下游的应用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大模型产业不断在徐汇汇聚。代表企业包括亚马逊、安谋、腾讯、阿里、小米、中电金信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澜起科技、星环科技、新相微电子3家科创板上市主体。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姚期智院士领衔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上海创智学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等高校院所相继落地徐汇。全区已累计有23个大模型通过上线备案,包括阶跃星辰、商汤科技、稀宇科技等4个基座模型,以及智象未来、星环科技等垂类模型。
“工业上楼”给“老企业”带来了新契机
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人工智能此类新兴产业上,徐汇区的传统制造业也具有显著的研发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特点。
即便是老凤祥这样的百年老字号企业,智能化也成为提升业务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在全球有6000家门店,供应链很长,现在消费者的喜好变化很快,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和快捷的供应链,从而实现‘快产、快销、快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云端制造协同平台和大数据驱动制造势在必行。
在漕河泾开发区徐汇本部深耕32年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龙头——梅特勒托利多,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时以销售进口设备为主,但随着市场销售的扩大,目前企业的产能供应链增长遇到瓶颈,需要更大场地为称量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等的研发工作和产能提升奠定基础。
“和大家通常印象中的规模化制造不同,目前我们开发区留下来的制造企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本身就是人才密集、研发密集的企业,另一类是我们开发区依托科研院所孵化的新型科技制造企业,譬如机器人企业等。”漕河泾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漕河泾是徐汇区的工业重镇。
企业在转型升级,对于工业载体的需求也在变化,先进制造业对于办公、制造一体的载体需求更加突出,早年构建的工业载体已无法满足新型制造企业的需求。生物医药与器械、检验检测、精密仪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对载体的功能需求涵盖了研发、检测、组装、生产等多方面。这类企业对楼宇的承重、层高、震动、柱间距、电容量、垂直运输动线、气体排放、污水处理、燃气等硬件条件。
2023年10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后,徐汇区随即陆续出台了“智造空间”的一系列鼓励支持和扶持政策。
老凤祥位于漕溪北路270号的工业用地成为了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预计4-5年后,这里将落成一栋全新的老凤祥大楼,建筑高度将超70米,地上面积4.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1.5万平方米,具备都市工业、都市旅游、非遗保护和传承、都市产业、数字化产业等功能要素。大楼地上目前约1.0的容积率在完成“工业上楼”后,也有望提升至4.5左右,由内而外实现“脱胎换骨换新颜”。
梅特勒托利多也在探讨“工业上楼”改造项目的可能性,他们希望能将现有的载体改造成一座智能制造工厂,扩大研发和制造规模,支撑该公司未来十年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
对于徐汇区来说,除了通过“一企一策”满足新型制造业的空间需求外,更希望通过“工业上楼”项目改造的契机,实现区域内产业链完整闭环,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造城市发展新动能
始建于1953年的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煤科工)算得上是煤炭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的“老字号”,全中国6000多家煤矿中,使用中煤科工产品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该公司每年都会发布一款首台套产品。
在中煤科工的发展历程中,提升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该公司的最重要的命题。“从技术读取、传感器读取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远程控制已经逐步普及。”中煤科工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中煤科工又投入了行业大模型“煤科卫士大模型 ChinamjGPT”(下称煤科卫士)的研发之中。“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设备一旦停机,对于日产煤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减少停机率是煤炭企业的一大痛点。”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应用煤科卫士可使煤机装备的售后服务效率有效提升40%,设备利用率提升15%,故障停机时间降低30%,维修成本降低20%,实现对设备的全天候监控、故障预判和高效运营服务。
大模型明星企业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稀宇科技)早先并非在上海创立,最终落户漕河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投资人米哈游的影响,最终成为米哈游的邻居。如今伴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稀宇科技也在吸引其上下游的算力、数据,以及内容创造者落户徐汇。
一家企业影响着另一家企业,另一家企业再去影响更多的企业,最终使得产业园成为了产业链,这样的故事在徐汇区并不罕见,他们互为赋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新的动能。
如今,稀宇科技的大模型正在米哈游所处的数字文化创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目前已经发布的语音模型可以提供配音,最新的视频模型可以让从未学过电影、电视制作的创造者参与其中。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与游戏领域的企业展开合作。”稀宇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也很希望与其合作的上下游企业能够入驻徐汇,“我们在和合作伙伴沟通时,也会向他们介绍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
虽然集团大哥联影医疗未曾落户徐汇,但联影集团旗下的联影智能却来到了西岸。“徐汇本身是人工智能高地,我们目前办公所在的AI Tower楼里有3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是一个非常好的上下游环境,我们从海外回来的研发人员都很喜欢这个办公地点,此外徐汇有很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对于我们吸引人才和产品验证都有很大的帮助。”联影智能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事实上,联影智能的发展最终将为联影医疗器械的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技术支撑,“智能化是高端医疗器械的未来趋势。”
“漕河泾现在很多先进制造企业的发展,其实依托的是早年入驻的集成电路行业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的交叉融合”,漕河泾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区域聚集了一批高端医疗器械和机器人企业,这些企业正是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到传统的硬件制造业中而产生的。
工业转型需要新的工具,新兴产业在区域的汇集为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工具资源。
“使用更多绿色、智能化技术和生产要素来提升生产效率,这可视作对新型工业化的一种‘朴素的认识’。”稀宇科技上述负责人表示,除了文化创造领域外,稀宇科技的大模型产品已经支持了很多智能终端企业,包括联想、小米等。在新能源车智能座舱中也能找到稀宇科技的产品身影。
作为徐汇区土生土长的科技企业,星环科技致力于提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他们发布的大模型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便是赋能工业企业,帮助工业企业利用数据资产提升企业运营生产效率,“以前工厂里都是依靠老师傅带徒弟,师傅个人积累的经验非常重要,但这些经验都在师傅的脑子里,拥有大模型之后,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库来代替人脑,为机械运营提供更好的建议。”星环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已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制造业,譬如为油漆生产厂商构建智能化调色系统,为卫星系统客户构建运维知识库,将以往以小时为单位的故障判断时间提升至以秒为单位。
大模型已经入选了“揭榜挂帅”项目的中煤科工也打算接下来和区内的大模型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模型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