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等目标。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示拟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专业学位博士点35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0个。同上一轮(2020年)新增博士点数量相比,增幅明显。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
近些年,也有人质疑“我国博士是不是太多了”“需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其实,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博士人才,既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也符合国家战略利益。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催生了众多行业领域,高等教育也因此愈发细化。2022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设立气象、文物等博士级专业学位,将法律、应用心理、出版等一批专业学位类别也调整到了博士层次,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数量比旧版增加了177%。专业学位大增,招生数量当然也走高。
2008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是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而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大概是94.65万人,占全国总人数不到0.7%。
当然,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还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学位含金量。当前,部分高校的博士点师生比偏低,导师倾注的精力不够,有些学生被“放养”;有的教育目标单一,缺乏跨学科合作研究;还有的只在校内“自产自销”,没有注重对接社会和企业需求。这些不足之处都需要系统性改进、优化。
此外,在持续加强学术型博士培养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专业型博士培养。2023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截至当年8月底,近40%去了高校和科研机构,超过20%去了企业,后者比例持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博士的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孕育了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有些还是创新驱动的大型科技企业,这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型人才作为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意见》提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也要防止出现“水博士”。这就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如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让博士研究生“能进能出”。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完善的、可持续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向国家、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