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三江街区党支部书记李震华换上了快递制服,跟随快递员们一起忙碌,在一堆堆包裹中穿梭,将货物装车固定,用橡皮筋扎紧,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一天的派送任务。
10月8日,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三江街区党支部书记李震华,加入新兴领域快递员队伍。本文图片由漕河泾街道供图
近日,作为新上任的新兴领域党支部书记,李震华亲身体验了一天快递员的工作生活。他清楚要想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就要深入了解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谋划有效措施,让这群新兴力量在社区中感受到归属感、融入感和幸福感。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让这“火”切实给新兴领域的工作者带来温暖,他穿上快递员的制服,加入了“奔跑的队伍”,希望切实感受快递小哥的工作和生活。
李震华在快递站点整理包裹。
三江街区快递站点的简陋环境让李震华印象深刻。几张破旧的行军床摆在角落,微波炉上放满了打包好的饭盒。站点内18名快递员,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处理160到180件包裹。该站站长告诉他,快递员们的工作时间非常长,从清晨6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即使公司每月提供4天固定休息,但大部分人为了多赚一点钱都会选择放弃休息。
李震华为辖区居民配送包裹。
李震华说,第一次踏上外卖电动车驶入街区的那一刻,他明显感受到了紧张,初次配送的不熟练让他行驶得格外小心。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抱着沉重的包裹,一层层爬上六楼,到了楼顶,腿已经开始发抖。有一次好不容易爬上六楼敲开门,却发现地址弄错了,只能把包裹又搬下楼,再次折返。这些都是快递员的日常。
一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何师傅向李震华聊起快递工作的种种不易。比如,有的小区门禁难进,快递员常常要站在门外等保安返岗,雨雪风霜都是日常;有时送错地址被罚款;而快递员挨家挨户爬楼敲门,每送一个快递,平均赚1.65元。
听着何师傅的叙述,李震华感受到快递员们每天面对的压力和困境。“自己一天的体验或许还带着新鲜感,但对于这些长期坚持在一线的快递员而言,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无数次上楼下楼,有时还面对投诉,他们所经历的辛苦远超我们的想象。”李震华说。
李震华为辖区居民配送包裹。
让李震华感到意外的是,快递小哥远比他想象的要熟悉社区,何师傅不仅熟知每一个小区地址、每一个楼栋怎么走,与社区居民也很熟悉和亲切。何师傅说:“我在这个小区送了十年快递,早就知道哪家白天没人,哪家老人腿脚不便,要尽量送货上门了。不少街坊邻居都叫我‘小何’,以前还有人给我介绍过对象呢。”
李震华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更好了解和帮助快递员群体。在他看来,如果能发挥好骑手走街串巷的行业特点,鼓励他们及时发现社区安全隐患、参与美丽家园建设、垃圾分类宣传,就能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安全的“前沿哨”和文明宣传的“流动车”。
体验了一天,李震华只完成了50件包裹派送。作为新手,他这点工作量不到普通快递员一天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他已感到筋疲力尽。李震华说,内心对快递员的尊重又增加了几分。“这次体验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快递行业的实际运作,也让我意识到,新就业群体除了需要‘家’的温暖,更需要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还不够充分。”
在李震华看来,快递员等新兴领域群体已经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是物流链条的“末端”,更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社区治理中的“流动力量”,成为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和文明的传播者。漕河泾街道正在积极探索,让新兴领域群体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他们的归属与认同,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关爱服务等多个维度,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关怀、技能提升、服务保障。
下一步,该街道将结合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加快推进“小哥友好社区”建设,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同时通过打造“志愿者队伍”“快递骑手共治联盟”等工作法,带动他们更多融入社区治理,共同营造新兴领域群体与社区双向友好、双向奔赴的善治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