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随着 " 百千万工程 " 的深入实施,广东各地的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涌现出一批新型的乡村文化空间。这些乡村文化空间有特色、有品位,发挥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让广大村民享有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经济体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也是 " 成绩亮眼 " ——广州丝苗里文化空间、清远连山壮瑶风采非遗园粤书吧、阳江西濑风情街新空间……近期广东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新空间正在密锣紧鼓建设中,即将建成开放。这些乡村文化新空间,正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 2024 年实施的 " 乡村文化更新计划 " 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这些乡村文化新空间的建成,村民便可与城里人一样,在 " 家门口 " 即可借阅书籍,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拓展文化空间,把文化触角向乡村延伸,向基层延伸,让文化触手可及。广东是一个文化大省,在长期的历史文明和进步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广东的新景观。早在 2020 年 4 月,省文化和旅游厅便印发《广东省 " 粤书吧 " 建设指引》,在全省旅游景区、酒店和民宿等旅游行业启动 " 粤书吧 " 试点建设工作。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共建有 381 家 " 粤书吧 "。2022 年 6 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又将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范围从阅读空间扩大至文化艺术空间,印发了《广东省 " 粤文坊 " 建设指引》,探索打造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主要功能的 " 粤文坊 "。" 十四五 " 以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类公共文化空间超过 4800 家,与 " 省 - 市 - 区 - 镇 - 村 " 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有效补充,助力打造 " 城乡一体 15 分钟文化圈 "。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弥漫着一种 " 文化因子 ",形成了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让岭南文化的内涵更丰盈,成为乡村振兴的 " 新美景 "。
用好 " 百千万工程 ",让文化乡村成色更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进一步优化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2024 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始实施 " 乡村文化更新计划 ",将乡村文化新空间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落实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的主要举措。通过选树典型,打造了一个个 " 文化样板工程 "。据悉," 乡村文化更新计划 " 将安排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近千万元,补助 " 百千万工程 " 首批 22 个典型县和 15 个粤东西北地市,着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同时,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纳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各级公共图书馆、分馆以及服务点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互联互通,构建全域服务体系。在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与利用时,文旅部门鼓励盘活现有资源,大力推广利用乡村祠堂、古建筑活化重构形成的 " 祠堂 + 文化 "" 古书舍 " 等乡村文化新空间模式,让人民群众享受便捷、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支撑的乡村振兴将是苍白无力的,广东人深谙这一点,不惜花大力气抓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不俗成绩。
用好文化振兴这把 " 金钥匙 ",助力岭南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兴则国运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文化自信。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东的重大文化使命,广东要顺势而为,积极作为,着力打造文化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助力岭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金羊网 文 / 李壹)
编辑:邬嘉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